君子潤物細無聲
賈景華
春天,是萬物滋潤成長、欣欣向榮的季節,尤其當春雨灑落,細細綿綿,輕輕盈盈,彷彿上天以柔情萬千的雙手輕拂人間,更使大地生機盎然。春雨,又稱喜雨,良有以也;佛家把佛法比諭為『甘露法雨』,能滅一切塵穢,滋生一切善法種子,如法是雨,一定是春雨。
我的同學店小二,二、三十年前路過上海虹橋機場,隨緣買了一幅吳頤人的書法,上書:『君子潤物細無聲』,店小二視若珍藏,三不五時,就拿出來向老同學show兩下,還把我們當作文盲,再三開示:君子待人處事,猶如春雨,滋潤人間,細靜無聲。
是甚麼樣的人格特質,促成「君子潤物細無聲」?哪些人才夠得上「君子潤物細無聲」的讚譽?
放眼二空人物,第一個浮上我心頭的是王本立先生。
王先生是四川萬縣人,尚未成年,就投效空軍。民國38年,跟隨周至柔部隊撤退來台,在警衛隊服務,當時他才是個十六歲的小伙子,「少年不識愁滋味」,天不怕地不怕,只覺得眼下時局一片兵慌馬亂罷了!後來因周至柔的空軍與湯恩伯的陸軍之間,警衛隊互調,他轉到陸軍服務,不久跟部隊調到金門,因緣際會,親眼見證古寧頭會戰,浴血奮戰,僥倖大難不死。
五年後,王先生調回島內,因在軍中表現優異,雖只官至士官長,能力、氣度深受上級賞識,好幾次,都有長官想推薦他到官校就讀,但因他的工作十分繁重,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要角,部隊長明知他到官校後就回不來了,因此堅不放人,而以「你還年輕,反正以後多的是機會」來安慰他。
「機會稍縱即逝,不能及時把握,一輩子永遠要不回」,每當想起這段往事,王本立不能沒遺憾。或許,他心中一定有許多疑問,如果當年他去念官校,往後將是何等局面?迎接他的將是何等不一樣的人生。
那段期間,因為他的表現十分出色,部隊長決
定推薦他參加「克難英雄」選拔,那是極其崇高的榮譽,如獲當選,不僅會接受老蔣總統召見嘉勉,還要坐在敞篷車上,遊行台北街頭,接受百姓歡呼。遺憾的是,「克難英雄」還在密鑼緊鼓孕育中,他卻在一次意外中,手臂嚴重受傷,不得不申請退伍。
正因這次意外,使王本立與二空產生緊密連結,直到今日。
話說王先生當年投身軍旅,有一位小同鄉與他同生共死,甘苦與共。當國軍撤退來台,王先生被編入陸軍,轉調金門;這位同鄉則隨空軍來到台南,並在二空眷村落腳,成家立業,育有二女一男,不幸的是,這位小同鄉的夫人長期發病,他既要照顧夫人,又得照顧三個一到五歲的小孩,心力交瘁,不久自己也臥病在床,他在萬分不得已下,才央請情同兄弟的王本立南下幫忙,頗有幾分「託孤」的味道。
巧的是,王本立當時正因手傷退伍,面對茫茫不可知的未來,自己又孑然一身,無牽無掛,不加思索,就毅然扛起照顧小同鄉一家的重責大任。他因此南下二空定居,由於二空空軍許多來自四川,彼此原就有同鄉、同軍種情誼,很快與二空人打成一片,最後自己也成了不折不扣的二空人。
承諾,不是一件困難的事,人們就經常一時在俠氣、感情的驅使下,衝動地向人做出承諾;困難的是在承諾後,能否一諾千金,堅持到底,無怨無悔;許多政客往往自我標榜『一路走來,始終如一』,其實經不起稍微嚴格的檢驗,事實是『一路走來,搖搖擺擺』。
王本立不愧是王本立,他在向小同鄉許下莊嚴的承諾後,果真一諾千金,即使在同鄉不久去世後,他也擔起養育同鄉一家孤兒寡婦的艱巨責任。想到同鄉夫人長期臥病,兩女一男最大五歲,最小一歲,王本立不過二十出頭,一向光棍慣了,自由自在,要他擔任這個破碎家庭的「家長」角色,也真難為了他。
他怎麼會淌這個別人碰都不敢碰的「渾水」?他怎麼熬過去這一段漫長的艱辛歲月?面對我的追問,王本立臉上露出淡淡的苦笑,終究笑而不答。
或許,他也不知道自己所為何來,人間就有一種人,只知道自己該做甚麼,卻永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非做不可。
養活自己容易,養活小同鄉一大堆人,才是難題,頭腦靈活的王本立,開始盤算如何在二空自謀生計。
當時正是二空家庭編織業蓬勃發展的年頭,在村長鄭靜萍女士帶頭倡導下,幾乎家家戶戶一部編織機,男女家長輪番上陣,編織聲徹夜不歇。王本立抓住時代浪頭,也積極投入這一行,但因他頭腦靈光,平時省吃儉用,手頭較為充裕,他捨棄自己加工的單純做法,扮演中間商的角色,一方面買進編織機發給村內朋友代工,等年底再從工資中扣除機器費用,一方面鑒於家庭代工品質較難提升,他又將高品質成衣發給台南地區的工廠代工,自己則專注開發客源,因他為人正直,訂單源源不斷,生意愈做愈大,利潤當然比自己一人搞加工優厚多了,要養活小同鄉一家人,再也不是問題。
因著生意往來,台南市某工廠老闆發現他未婚,刻意介紹自己工廠內一位善良能幹的女員工給他認識,兩人往來一陣子後,情投意合,終於共結連理。
令人好奇的是,王太太如何面對王先生另一個龐大的家庭?王先生笑說,他太太婚前已知道這一切,也支持他的決心與承諾,樂意與他一起伸出援手,不讓小同鄉遺下的孤兒寡婦受盡人間苦難。因為他們賢伉儷的仁風義行,夫妻倆先後還被推舉為好人好事代表。
其實,用單純的「好人好事」來稱頌王本立,是俗氣了些,那種延續一輩子的俠義作為(或是說負擔),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。
當編織業發展漸趨飽和後,善於觀察風向的王本立,很快找到另一個才剛萌芽的切入點--計程車行,他立刻投資設立榮車中心,有些車子自己出資購買,有些開放榮民朋友靠行,全盛時期多達一百多部車子,放眼大台南地區,無出其右。當時是計程車的黃金時代,生意好,司機收入比一般公教人員還高,貴為車行老闆,更不在話下。由於當時政府對計程車牌照採管制政策,一個牌照轉讓動輒就要十幾萬新台幣(當時十幾萬的幣值,遠遠超過今天),甚至有行無市,可以想像一個大車行有形與無形的價值。
由於榮車中心發展快速,替榮民朋友開發一條退伍後的康莊大道,很快引起退輔會的注意,「區區王本立做得到,偌大組織的退輔會哪?」退輔會乾脆派人南下與王本立商討,期盼能將私人性質的榮車中心納入退輔會架構內,退輔會原以為像這樣賺錢的大車行,要說服王本立放棄,必定是鐵板一塊,就算勉強遊說成功,代價必然不菲。
讓退輔會代表吃驚的是,只經過幾次洽談,王本立確定車行伙伴可以得到同樣的照顧,甚至有了退輔會招牌當門神,還可以得到其他更好的照顧,王本立二話不說,無條件讓出榮車中心經營權。原來,王本立真正在意的不是個人利害關係,而是周遭朋友的利害關係,朋友的重要性好像一直排在他個人之上。
退輔會明白,王本立無條件讓出榮車中心,當然蒙受極大損失,為彌補他,好意安排他出任退輔會榮車中心主任一職,王本立欣然接受。有意思的是,依照退輔會編制,主任一職必須是上校以上官階,他們幾次與王本立接觸後,眼看他外貌堂堂,溫文儒雅,談吐不俗,想必不是將官,至少也是上校,等到即將發布人事命令時,赫然發現他原來只是區區士官長。
猶憶96年10月,二空眷村在仁和國小慶祝榮民節,由擔任和愛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王本立主持。我因整理二空文物之需,請出高中同學店小二幫忙,為了讓他對二空多幾分了解,特地請他參加榮民節慶祝大會。當我介紹店小二與王本立認識後,店小二忽然問我:「王先生是二空少數高階軍官吧?」店小二的想法,與上述退輔會代表如出一轍。
卡在職等不符,王本立因此被迫與退輔會榮車中心主任失之交臂。不過,幾年後,原任主任他調,在榮車中心所有伙伴大聲疾呼下,退輔會終於打破慣例,破例由官拜士官長的王本立接任理應由上校官階出任的主任一職,還他一個公道。
繼榮車中心之後,王本立因自己小孩對烹飪極有興趣,在二空開設蜀園餐廳,與金門館並列二空著名餐廳。不過,對「並列」說法,王本立頗不以為然,他強調:「金門館只賣小吃,蜀園是可以辦桌的大餐廳」,話雖如此,蜀園並非成功的案例,至少因地理位置關係,想在二空這種小地方開大餐廳,先天上已注定失敗的命運,此所以蜀園無疾而終,金門館卻一枝獨秀,即使因眷村改建關係,搬到大林眷村,依然有一定死忠消費群。
王本立如今已77歲,因養生有術,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,只是視力嚴重衰退,偶而熟人面對面打招呼,居然視而未見,因此忘了回禮,這是很失禮的事,某些熟朋友因此誤以為他大牌,頗不諒解,甚至下回當他主動招呼時,對方理都不理。人一上了年紀,機器總有失靈的時候,王本立殷盼二空的朋友體諒他視力上的毛病,他既非大牌,哪來大牌耍?